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 站群 今天是:

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政务公开 > 工作动态

“小芒果”成就“大产业”,“农本调查”助力乡村振兴

来源:攀枝花市仁和区发展和改革局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7-22     选择阅读字号:[ ]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夏日炎炎,芒果飘香。七月中旬,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漫山遍野的芒果园里,一个个硕大的芒果挂满枝头,果香随风飘荡,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。芒果林间,果农们熟练地采摘、装篮、搬运,将丰收的果实运下陡峭的芒果林,运送到山下分选、包装、销售,处处洋溢着果农们丰收的喜悦。

在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的芒果地里,马有坤正和妻子麻利地摘着芒果,家里的六十多亩芒果中有五十多亩已经挂果,眼下迎来了大丰收,每天全家都得齐上阵,抓紧抢收成熟的芒果。尽管烈日炎炎,全家人的脸上都挂满了辛勤的汗水,但怎么也掩盖不住幸福的笑容。这几年,攀枝花的芒果越来越有名气,我们的收入高了,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马有坤说。马有坤是村里的种植能手,家庭种植芒果已有二十余年历史,经过多年发展,现在家庭种植芒果60亩、两千余株,主要有红贵妃、金煌、凯特等优质品种。2021年,马有坤家芒果产量达到10万斤,销售收入达二十余万元。2022年,受年初降雪和持续冷空气影响,芒果产量降低,预计产量5万斤,销售收入十万元左右,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。

马有坤家是我区的特色农产品芒果调查户,承担了仁和区芒果调查的基础信息报送任务,他会定期对家里芒果种植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。昨天买了多少肥料、今天买了多少袋子,花了多少钱,都要一笔一笔记下来,不然到年底汇总的时候,就记不得了马有坤笑呵呵地说。为了做好特色农产品芒果调查,仁和区共设置了芒果调查户6户,分布在芒果种植面积较大的总发乡、太平乡和大龙潭乡,每乡各两户,每户种植面积都在50亩以上。因特色农产品调查表填报专业性强,各数据之间关联性大,区价格管理部门会经常到调查户家中,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,手把手教他们填报,力求做到数据准确、完善、详实。开展农产品成本调查,需要经常上山下乡,深入田间地头,常面临日晒雨淋,工作较为辛苦。辛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有价值、有意义。往小了说,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,往大了说,开展农产品成本调查是为国家科学制定三农政策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的服务,近年来,仁和区芒果产业发展壮大,农户生产农活条件越来越好,我们的辛苦和汗水就有价值区农产品成本调查员张富秋说。

仁和区地处四川最南端,是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桥头堡,毗连川滇、交会六县(区),幅员面积1729平方公里,辖851个街道,常住人口28人,农业人口13.9万人,具有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,昼夜温差大,阳光辐射强,年日照时数超过2400小时,无霜期长达350天以上,全年无冬、无台风,花期无梅雨、空气干燥,具有我国北方的光照,南方的热量,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,优越的气候、土壤、水利等自然资源为芒果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。境内有攀枝花飞机场、成昆铁路和西攀高速公路以及108国道、214省道等,在建的丽攀高速、攀大高速、成昆高铁横穿仁和,攀枝花南站坐落仁和城区,是攀枝花重要的交通枢纽,是川西南、滇西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中心。

四川芒果看攀西、攀西芒果看仁和。近年来,仁和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路径,在芒果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,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,为农民增收添加新渠道,走出了一条小芒果带动大产业的致富新路径。

仁和区作为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的先行者,自1994年开始规模发展芒果产业,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,芒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,形成了以大龙潭、总发、前进、布德、太平、福田、仁和、务本等乡镇为重点的芒果区域产业带,成为攀枝花芒果种植规模最大、产量最高、成熟最晚、品质最优的芒果生产基地。仁和区通过基因测序获取芒果种质源头信息,培育出了热农1”“攀育212个优良芒果品种,入库芒果种质资源220余份,占全国总量的63%,成功创建农业农村部芒果种质资源保护四川创新基地。引入农业物联网建成仁和区农业大数据中心,实现芒果种植可视化远程诊断、水肥浇灌、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,全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%20203月,仁和区成功创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。2021年底,全区芒果种植面积已达到40.5万亩,产量15.58万吨,产值11.97亿元2021年,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.74 亿元,同比增长8.0%,增长44.1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8 元,增长10.2%。全省县级经济综合排名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山区类县(区)前三,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殊荣。小小芒果成为了仁和区乡村振兴的金果果